您的位置: 主页 > 找服务 >
找服务

bg大游官方网站app下载广州大佛寺(广州大佛寺景点介绍)

时间:2023-09-22 21:05 来源:未知 点击:

大佛寺在哪里

广州大佛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新中街。

广州五大丛林之一的大佛古寺,始建于南汉时期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,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曾兴盛一时,是岭南有名的佛教名胜古刹。

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(公元917—971年)。康熙二年(公元1663年),平南王尚可喜自捐王俸重建佛寺,因在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黄铜精铸高6米、重10吨大佛像而得名。庙内大殿所用的巨型楠木柱为安南(今越南)王所捐赠,经350年仍完整无损。

其建筑艺术仿京师官庙兼具岭南风格,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,享誉海内外。大佛寺内还建有面向市民、信众开放的大型佛教图书馆,藏书22000种19万册。

对外开放

大佛寺新大厦目前已落成,而由於寺庙扩建後被西湖路一排骑楼遮挡影响风水,所以这些历史建筑亦要被拆卸以让路。文革后,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。

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,并着手重建。经努力,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,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,各高6米重10吨,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。

1993年8月9日,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大雄宝殿坐北向南,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,至今仍为岭南之冠,虽历三百多年风雨侵蚀,但风貌尚存。安南(今越南)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,至今亦基本完好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大佛寺

广州大佛寺景点介绍

大佛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内。

大佛寺始建于南汉,初名“新藏寺”,明代时称“龙藏寺”,清康熙三年(1664),平南王尚可喜捐资在此建寺,并为寺内浇铸三尊大青铜佛,故称大佛寺。

大佛寺,明代扩建为龙藏寺,后改为巡按公署。清顺治元年(1649)公署毁于火。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,自捐王俸,仿京师官庙制式,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,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。

大佛寺新大厦目前已落成,而由於寺庙扩建後被西湖路一排骑楼遮挡影响风水,所以这些历史建筑亦要被拆卸以让路。文革后,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。

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,并着手重建。经努力,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,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,各高6米重10吨,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。

广州大佛寺的历史文化:

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年间。当时的南汉开国高祖刘䶮信奉佛教而又喜好建筑宫殿,因此在广州城区的东南西北四角各兴建了七座佛寺,以对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。这二十八座佛寺被称为“南汉二十八寺”。

现今的大佛寺的前身就是当时的二十八寺里的新藏寺,当时位于广州城的西南角。宋代时,新藏寺同二十八寺中的其它寺庙一道逐渐荒废。元朝时扩建为福田庵。

明代初期朱元璋在位时,福田庵得以扩建。扩建时更名为龙藏寺。龙藏寺的规模很大,往南直到现今北京路丽都酒家附近(当时的南城脚),往北达到现在北京路与西湖路的交界(当时的枕拱北楼)。明朝末期,佛教式微,大佛寺也香火不济,后来改建为巡按御史公署。

清朝顺治七年,平南王尚可喜攻陷广州,大肆屠城。作为巡按御史公署的大佛寺也毁于火灾。然而据说尚可喜晚年常常感到“不祥之兆”,遂采用手下谋士的建议,皈依佛教,兴建佛寺,以还屠城罪孽。

后来安南王莫敬耀偕同其子莫元清都统使上京朝觐,路经广州时,尚可喜设宴招待。席间真修和尚请求安南王资助木材。安南王一口承诺,捐助了大量优质的楠木。同时平南王尚可喜自捐王俸,重修寺庙。

重修工程于康熙二年(1663年)动工,新寺庙在次年落成。大殿高、深、宽各30米,供奉三尊铜铸佛像,分别为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、弥勒佛,各尊佛像高约6米、重10吨,故名大佛寺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大佛寺

广州大佛寺景点介绍

1. 概述

广州大佛寺,又称光孝寺、荐福寺,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西华山路。是一座规模宏大,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刹。大佛寺内有南方最大的铜狮子,还有具有非常高艺术价值的玉佛、玉观音等佛像,这些文物都是体现佛教艺术精髓的杰出代表,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来此参观。

2. 历史

大佛寺的历史源远流长,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0年隋末唐初的时候。据历史记载,大佛寺曾是光孝寺,唐代宗时期,改为荐福寺。隋唐至元明清时期,大佛寺先后经历了多次的修缮和扩建。明嘉靖年间,潮汕著名豪商郑成功投资兴建大雄宝殿,寺庙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建设。近几年,大佛寺也进行了多次的维修和修葺。

3. 景点介绍

大佛寺的主要景点是大雄宝殿、钟楼和鼓楼、玉佛殿、玉皇阁、罗汉堂、六铜狮子等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雄宝殿,这是大佛寺最主要的建筑,建于明代嘉靖年间。殿内居中设置有一尊高达17.44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,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缝铸铜佛像之一。大雄宝殿外还有南北两座钟楼和鼓楼,是中国南方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和珍贵遗产。大佛寺内还有玉佛殿、玉皇阁等建筑,以及六座铜狮子为代表的多件文物。

4. 文化特色

大佛寺作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一直以来与广州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大佛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佛教文化内涵,为广州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佛教文化、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绝佳场所。大佛寺还多次承办了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佛教文化活动,如每年的传统佛诞节和文化旅游节等。

广州大佛寺(广州大佛寺景点介绍)

5. 周边美食

大佛寺周边也有许多有名的美食,如越秀山小吃街、越秀公园兔子田心湖酒家、机场路沙县小吃等,无论是小吃还是正餐都有很多不错的选择。特别推荐的是越秀山小吃街,这里汇聚了广式点心、广州糕点等广州特色美食,不仅味道鲜美,而且价格也很亲民。

6. 交通

大佛寺交通便利,有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。乘地铁一号线到西门口站,出站后步行即可到达大佛寺。如果自驾车,可以在大佛寺周围的停车场停车,价格也很实惠。

7. 小贴士

大佛寺内禁止拍照和摄像,游客到达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尊重寺庙文化,不要随便乱丢垃圾、伤害寺内旅游景点。同时,广州夏季气温较高,游客要注意防晒、饮水等问题。

8. 结尾

大佛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,是广州市一大重要景点。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,来到大佛寺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州市的历史和文化。此外,大佛寺周边还有不少美食和小吃,游客在参观大佛寺的同时,也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广州美食。

广州大佛寺在哪里

广州大佛寺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大佛古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新中街21号。古寺始建于南汉(公元917-971),名新藏寺,为南汉王刘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。明代扩建为龙藏寺。后殿宇垂危,改为巡按公署。清顺治元年(1649)公署毁于火。平南王尚可喜为便于向天子“祝嫠祜国”,考访龙藏寺故址,于康熙二年春,自捐王俸,重建殿宇,于第二年冬建成。

大佛古寺殿宇仿京师官庙制式,兼具岭南地方风格。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。大雄宝殿座北向南,面阔七间,深进五间,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,至今仍为岭南之冠。歇山顶上盖素胎板,瓦简及勾头,滴水,灰塑瓦脊的竹龙,牡丹等脊饬。虽历经三百多处风雨侵蚀,但风貌尚存。安南(今越南)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,至今亦基本完好。另外还有头门、钟楼、鼓楼、天王殿、廊庑、香积厨等大小殿堂,房舍都显得清净朴素,宏伟庄严。雍正十一年(1733),广州知府刘庶接到率正皇向全国颁整佛教谕旨,决定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,于殿前建宣谕亭。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,伽蓝殿以及“佛境”、“禅林“东西两门。此时寺院范围扩大,佛事兴旺,名声远播,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。

大佛寺紫赐开山祖为-法师(僧纲司僧纲)。著名法师来大佛寺住持的还有:影园法师、著名诗僧八指头陀月溪法师等。1993年8月9日,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广州大佛寺(广州大佛寺景点介绍)

景区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新中街21号

乘车线路:广州市内乘3、10、66、101、104、106、183、190、541、b8路公交车在大南路站下车即到。

龙藏社区:龙藏社区

广州大佛寺供奉什么佛

广州大佛寺供奉这几尊佛:

广州大佛寺供奉的三尊佛分别是:释迦牟尼佛(正中)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。

广州大佛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,北京路西侧、广州百货大楼正南方。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(公元917-971),名新藏寺,为南汉王刘_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。

明代扩建为龙藏寺,后改为巡按公署。清顺治元年(1649)公署毁于火。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,自捐王俸,仿京师官庙制式,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,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。

广州大佛寺详细资料大全

广州大佛寺(广州大佛寺景点介绍)

广州大佛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(在北京路西侧、广州百货大楼正南方)。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(公元917-971),名新藏寺,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。

明代扩建为龙藏寺,后改为巡按公署。清顺治元年(1649)公署毁于火。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,自捐王俸,仿京师官庙制式,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,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。

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:广州大佛寺 地理位置 :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 占地面积 :1200平方米 门票价格 :免费 地位 :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时期 :南汉 所属国家 :中国 所属城市 :广东省广州市 适宜游玩季节 :四季皆宜 行前必读,景区动态,景区介绍,关键信息,历史变迁,图书馆,简介,历史发展,藏书,设施,大佛寺方丈,实用信息,大佛寺地址,大佛寺交通, 历史变迁 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(公元917-971),名新藏寺,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。明代扩建为龙藏寺,后改为巡按公署。清顺治元年(1649)公署毁于火。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,自捐王俸,仿京师官庙制式,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,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。 大雄宝殿座北向南,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,至今仍为岭南之冠,虽历三百多年风雨侵蚀,但风貌尚存。安南(今越南)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,至今亦基本完好。雍正十一年(1733),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,于殿前建宣谕亭。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,伽蓝殿以及“佛境”、“禅林“东西两门。此时寺院范围扩大,佛事兴旺,名声远播,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。 文革后,广州市委市 *** 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。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,并着手重建。经努力,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,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,各高6米重10吨,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。1993年8月9日,广州市 *** 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图书馆 简介 广州五大丛林之一的大佛古寺,始建于南汉时期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,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曾兴盛一时,是岭南有名的佛教名胜古刹。2000年9月,广东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在大佛寺正式成立。2003年省立中山图书馆将此馆列为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教分馆”,2005年广州市人民 *** 授予大佛寺“文明宗教活动场所”称号。已故云峰长老曾为图书馆题词“阅经书念法典常使本性安详,观佛图想慈容深感身心自在。” 大佛寺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广州这个繁华都市里的一方净土,成为工作生活日趋紧张的现代人心灵休憩的绿地家园。 图书馆位于寺院东侧,占地664平方米。馆内不仅典藏丰富,还配置了一流的现代化电子设施,网上网下,均可畅游书山法海。此外,还定期开展一系列弘法利生活动,如迎请高僧大德讲经开示,举办各类佛学班,开辟网上佛学论坛,设定佛学疑难解答留言薄等,真正做到了集阅览、视听、刻录、流通、传讲、检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,极大地方便了信众。 图书馆自成立以来,读者络绎不绝,每逢周六、周日、初一、十五或菩萨诞辰等,馆内更是座无虚席。据不完全统计,六年多时间里,来此读书听经的人数已超过50万人次;其中办了长期借书证的固定读者就有一万人,他们中既有 *** 官员,也有文化名流,还有大学教授、在读学生以及白领人士、打工仔等,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各个层面。 历史发展 致力于弘扬佛法是大佛寺的最大特点。早在1921年,大佛寺就成立了“广州佛教阅经社”,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,并亲笔赠书“阐扬三密”四字匾额以示鼓励,至今匾额尚挂存在大佛寺大殿门前。 广州大佛寺 “文革”期间,大佛寺终止宗教活动,至1986年才恢复开放。1996年,年轻僧人耀智法师继任大佛寺住持,为承前启后,续佛慧命,曾发三大愿,成立“现代化佛教图书馆”、兴建“祖师塔园”、收回历史占用地——惠福西国小,建设弘法大楼,欲将大佛寺建成广州地区的佛教宏法中心。经几年的努力,法师的大愿逐步得以实现。 2000年9月,大佛寺成立了省内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。图书馆占地664平方米,室内全面安装空调,采用现代化电脑管理。目前藏书已达8000余种,四万余册。同时,还有大量的佛教音像供读者视听、借阅,是一所佛学专业的图书馆,同时还长期举办青年佛教修学班、佛法交流讨论班、禅坐班、老人共修法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儿童诵读班等活动。 2001年,大佛寺收回了位于白云山东麓约一万平方米的祖师塔园历史用地,重建“大佛寺佛世山庄”。经过近三年的努力,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。 大佛寺佛世山庄 2004年7月,惠福西国小已按照大佛寺与越秀区教育局签署的协定搬迁,其房屋、土地使用权已正式归还大佛寺。越秀区 *** 也已把恢复千年古刹原貌一事列入市政规划,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具体设计,以重现大佛寺的历史风采。 藏书 大佛寺图书馆是广东省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,占地664平方米,室内全面采用空气调节设备,电脑化管理。馆内分设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室、资料室、藏经室、视听室、流通处六个部分。 大佛寺图书馆 阅览室收藏了各种佛教经、律、论及其注解、讲记,佛教教理、史地、哲学、文学、美术、儿童读物、以及各种研究佛教的著作、丛书、期刊和画册。共有佛教各类书籍及世间进步书刊四千余种、三万余册。供读者阅览及借阅。目前我馆还在不断蒐集各种与佛教有关的书籍,以扩大图书馆藏书范围,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。 设施 电子阅览室有六台上网电脑,能令广大读者查询网上信息、下载资料,畅游网上多个佛教网站及各大图书馆,饱览世出世间各种书刊。 大佛寺图书馆一角 藏经室藏有乾隆大藏经、频伽大藏经、大正藏大藏经、洪武大藏经等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数部。 视听室是一个多功能的修学场所,具备了视听、念佛、坐禅三种功能,内有各种佛教CD、VCD、录相带、磁带等,可供长期播放,方便广大佛法爱好者听闻、修习佛法。平时也可让居士们在里面念佛,坐禅,为居士们提供一个闻法修持的清净修学场地。 大佛寺方丈 大佛寺现任方丈上耀下智大和尚,1965年生,广东陆丰人,中国佛学院毕业,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、广州市佛协副会长,广东省佛协副会长,广州市政协常委、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、汕尾市佛教协会会长、汕尾市政协委员会常委。 耀智法师 实用信息 最佳旅行时间 广州冬春季节,适合赏花观景,夏季可以进行水上娱乐活动,秋季是最好的购物季节。最佳旅游时间为10 -12月,天气温和,不冷不热,适合外出旅游参观。 衣着用品 春季 (3-5月中旬) 温、湿度上升,可穿薄外套或毛衣。夏季 (5-9月中旬) 多雨,建议携带雨具,8-9月多台风。秋季 (9月下旬至12月上旬) 可穿毛衣及轻便外衣。冬季 (12月中旬至2月下旬) 天气清凉,偶尔须加穿大衣。 大佛寺地址 广州大佛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(北京路西侧、广州百货大楼正南方)。 大佛寺交通 公交3路、10路、66路、101路等均可到达,乘至至大南路站下。

上一篇:广州商学院地址(广州商学院在哪个区) 下一篇:没有了